洗滌業在爭取酒店洗滌方面以勝利告終,但是面對理療行業的洗滌,又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呢?市場是怎樣的,怎
樣才能達到醫院診所洗滌所達到的國際標準呢?
現有的各醫療保健機構,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建設發展的,醫院后勤部門眾多,分工過細,冗員過剩,效率低
下,這是“萬事不求人”的小農經濟的產物,已不適合新形勢。為此,我院結合醫院的建設與發展,探討后勤工作改革,
其指導思想是精簡、優質、高效、社會化。即縮減管理跨度,降低損耗,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為傷病員
服務。在保證人員的正常分流的前提下,實行后勤專業工作交由社會專業公司完成。
清潔衛生社會化服務:與專業公司簽定全院清潔衛生保潔合同,明確洗滌織品的目標、要求、工作任務、費用;明確
保潔公司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制定監督機制和方法;以及獎懲措施等。洗滌管理工作由洗滌公司派駐的現場主管人員負
責,醫院只需派出1名工作人員定期按照洗滌標準監督考核,定期與主管人員溝通,不斷改進服務品質。
設定微生物危害目錄和防治措施目錄 洗滌部門需要確定洗滌過程每一步驟中與產品或洗滌人員有關的微生物危害,并
對微生物危害引起的紡織品生物污染風險水平進行確定和分類,然后制定防治措施,有效地降低紡織品生物污染。
確定危害防治點 在洗滌的整體系統中(包括布草收集、運送、分類、洗滌、烘干、折疊和運送)確定危險控制點,以
便消除和降低風險。
建立每個防治點的目標水平和容許限制 為確保紡織品的微生物質量,要求在每一個控制點設定不可超越的界限,即在
此界限允許范圍里,所有操作及產品都將是安全的。
建立每一個防治點的監控體系 要求設立定期進行測試或觀察,并隨時監控防治點的運轉體系。
建立補救行動 如果監控程序顯示某一點、程序、操作步驟、環境條件失去控制時,可以立刻采取補救措施,將危害完
全控制,并重新恢復到安全體系。
建立風險分析和生物污染防治體系檢查程序 在監控體系之外,必須建立檢查程序,用于檢驗整個體系的運轉是否有效。
要求在洗滌部門中都曾或多或少地有過接觸,但EN 14065作為對于紡織品洗滌微生物污染控制標準,對目前國內醫院
系統洗滌部門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并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參照標準,對比目前國內醫院衛生系統洗滌的現狀,確實還
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希望讀者能從此對該標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中吸取精髓,完善提高洗滌部門的管理水平,在
微生物污染完全控制之下,提高整體的布草洗滌水平,確保提供給廣大人民群眾一個清潔衛生的公眾衛生環境。